- 微信: 微信二维码
- 电话:
在柑橘家族的日历上,耙耙柑书写着独特的季节篇章。这种果肉细嫩、甜而不腻的柑橘品种,每年都准时为食客们带来甜蜜的期待。
冬末春初的甜蜜登场
每年1月中旬,第一批耙耙柑就开始在四川眉山等主产区陆续上市。此时的果实刚刚完成糖分转化,果皮呈现明亮的橙黄色,轻轻一剥就能闻到清新的柑橘香气。果农们有个形象的采收标准:"皮松易剥,肉嫩无渣",达到这个状态的耙耙柑才算真正成熟。春节期间,这些带着露珠的新鲜果实往往成为最受欢迎的年货之一。
黄金赏味期的秘密
2月至3月是耙耙柑品质的巅峰时期。昼夜温差让果实积累了足够的糖分,平均糖度可达14-16度,而酸度则降至0.6%以下,形成完美的黄金酸甜比。此时的果肉呈现出晶莹剔透的琥珀色,每一瓣都饱含果汁,轻轻一咬就能爆出清甜的汁液。懂行的买家会特别挑选果蒂微微凹陷、果皮稍显粗糙的果实,这样的耙耙柑往往风味更佳。
暮春时节的优雅谢幕
到了4月中旬,随着气温回升,耙耙柑的果肉会逐渐变软,风味也开始走下坡路。主产区的最后一批采收通常在清明前后完成,之后树上剩余的果实会迅速失去商品价值。有趣的是,耙耙柑的退市时间与夏橙的上市时间完美衔接,仿佛柑橘家族的一场默契接力。当最后一批耙耙柑离开枝头,它们留下的清甜记忆,要等到来年冬天才能再次重温。
©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