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微信: 微信二维码
- 电话:
4月10日起,河南零售标杆企业胖东来正式推行“实名制购物”——顾客结账需出示身份证或人脸识别。这一打破行业惯例的举措,既是对“无理由退换”痛点的革新,也将中国零售业的信任体系推向新高度。
一、实名制背后的双刃剑
技术性防薅
杜绝职业退货人用虚假信息恶意退单(此前年均损失超300万)
电子溯源系统可追踪商品全生命周期,如食品拆封后48小时内的退换
会员服务升级
消费数据关联健康档案,对“三高”顾客自动过滤含糖商品
生日当天刷脸即赠定制礼品(如低糖蛋糕)
二、顾客隐私的攻防战
尽管胖东来承诺“数据不出省”,仍引发争议:
信息焦虑:58%受访者担心人脸数据被用于征信评估
技术反制:年轻人教老人用“照片翻拍”规避人脸识别
法律边界:《个人信息保护法》要求“最小必要原则”,超市收集身份证号是否合规待考
三、零售业的信任经济学
胖东来的底气来自其“反资本”基因:
退换货率:仅0.3%,远低于行业平均的5%
员工权限:一线员工有权当场豁免500元以内退单
社会监督:每周公开10起典型退换案例
四、一场关乎商业文明的豪赌
当沃尔玛还在用“90天退换”吸引顾客时,胖东来用实名制重构了交易逻辑——它本质上是用隐私让渡换取极致服务,如同当年支付宝用实名破解网购信任难题。消费者用身份证投票的那天,将见证这场实验是成为零售业的“健康码”,还是过度收集信息的反面教材。
© 版权声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