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河西走廊现连续丰水期

记者29日从甘肃省水利厅获悉,甘肃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自2000年以来经历连续丰水期,其中疏勒河、黑河径流量显著增加,石羊河则维持相对稳定。有研究表明,这种径流变化与气候变暖背景下的冰川消融加速存在直接关联。

1.png


据了解,当前水资源增长实为特殊气候条件下的阶段性现象,当冰川融雪经历“先增后减”的临界后,整个河西走廊地区将面临严峻的水资源安全挑战。
2023年3月中旬,航拍镜头下的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石羊河蔡旗断面水域。(资料图)民勤县委宣传部供图

河西走廊又称甘肃走廊,长约1000公里,宽数公里至近百公里不等,为古代丝绸之路的一部分,是古代中国同西方世界进行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交流的重要国际通道。该走廊生态异常脆弱,为典型的干旱荒漠气候区,是我国北方防沙带的核心区域,也是重要的西部生态安全屏障,在国家生态安全格局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

同时,河西走廊内陆河流域国土面积占甘肃的58%,水资源总量53.8亿立方米,占全省的20%,支撑了该省63%的灌溉面积。
2023年12月下旬,甘肃张掖市临泽县黑河两岸风光似画廊。

据甘肃省水利厅介绍,近年来,甘肃持续开展河西走廊生态修复及调水方案研究。实施了石羊河、黑河、疏勒河三大流域治理,流域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。针对河西走廊地下水超采、水资源开发过度、生态脆弱等问题,正在谋划实施引大延伸增效、景电灌区现代化改造等工程,并启动了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工程规划。

为从根本上解决河西走廊缺水问题,甘肃谋划了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工程,希望通过此举帮助尽早解决河西走廊缺水之痛。
© 版权声明
评论 抢沙发
加载中~
每日一言
不怕万人阻挡,只怕自己投降
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, I'm afraid their surren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