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轻人看电影再也坐不住了:观影习惯的变迁

如今,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走进电影院后,发现很难像以前一样安静地看完一部2小时左右的电影。这一现象引发了广泛关注。

调查显示,18—25岁观众平均每8.7分钟查看一次手机,注意力持续时长仅为2019年的1/3。神经科学实验显示,Z世代大脑在多任务处理时,前额叶皮层激活区域较80后缩小28%,这种进化源于日均6.2小时的短视频浸泡。当电影镜头超过5秒未切换,年轻观众瞳孔聚焦度会下降47%,触发下意识刷手机动作。

电影片长的变化也是影响年轻人观影习惯的因素之一。过去电影的时长一般在90—120分钟,是因为那会的电影是胶片拍摄,片盘一般只能容纳15分钟左右的容量,胶片拍摄的影视作品的片长通常是15的倍数,而胶片制作成本过于高昂,创作者不得不通过缩减时长来节约预算。如今随着电影行业、数字拍摄技术的发展,创作者也逐渐打破了以往模式,片长开始慢慢变长。

此外,电影的片尾字幕加长也是原因之一。比如,电影《长津湖》上映时,该片的出品人于冬就曾说,“片尾有将近8分钟字幕,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名字,这是电影工业化水准新的检阅。”

片子的长短并不是它票房和口碑的决定因素,这是对创作者能力的检验。倘若只是一味地加入内容和表达,没有紧凑的故事、有效的节奏、精良的制作,最终即便是90分钟,也只会让人坐立不安。希望电影在“加长”的同时,更具欣赏性,让进影院成为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享受。

417214205.png

© 版权声明
评论 抢沙发
加载中~
每日一言
不怕万人阻挡,只怕自己投降
Not afraid of people blocking, I'm afraid their surrend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