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微信: 微信二维码
- 电话:
近日,演员祝绪丹在综艺节目中透露,经纪人严格要求其体重不得低于80斤(约40公斤),引发舆论哗然。这位身高166cm的女星,BMI仅14.5(远低于18.5的健康标准),却仍被要求"再瘦一点",撕开了娱乐圈"以瘦为美"产业链的残酷真相。
病态标准的商业逻辑
经纪公司的"体重管控"绝非个例——某选秀节目曾曝出"艺人体重超标扣工资"的条款,部分剧组甚至要求女演员提供"锁骨放硬币""腰围量A4纸"的试镜证明。这种扭曲审美的背后,是资本对"上镜需求"的极端化解读:镜头会将人拉宽10%-20%,而品牌方偏爱"纸片人"身材以凸显服装线条。
健康让位于流量的代价
医学专家指出,长期BMI<18.5会导致内分泌紊乱、骨质疏松甚至脏器衰竭。但行业潜规则迫使艺人妥协:某顶流小花曾因减肥停经两年,男演员为角色脱水至晕厥。更隐蔽的是经纪合约中的"形象条款"——违约可能面临雪藏或天价赔偿,祝绪丹的"80斤红线"正是这种不对等权力的缩影。
审美反叛者的破局尝试
值得欣慰的是,越来越多艺人开始反抗这种畸形标准。贾玲为《热辣滚烫》增重40斤又健康减重,证明演技无需依附体重;歌手Selina公开拒绝修图,展示真实疤痕。观众审美也在进化——某调研显示,72%网友认为"健康比瘦更重要"。
(结语) 当经纪人的体重秤成为隐形枷锁,我们或许该追问:究竟是谁在定义"美"的标准?行业的进步,不该以艺人的健康为祭品。
© 版权声明